News Center
2024-03-12 10:47:39
終成國際
就業是最大的民生。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設置為1200萬人以上,相比2023年“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”的目標,兩字之差體現出更為鮮明的態度,表明了我國穩增長保民生的堅定決心,以及加大就業優先導向的宏觀政策力度。
就業一頭連著億萬家庭,一頭連著發展大局,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,也是每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。
當前形勢下,穩就業的任務仍然艱巨繁重。一方面,總量壓力不減。2024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人,同比再增21萬人。另一方面,青年群體“求職難”與部分行業“招工難”并存,結構性問題依然比較突出。
就業是民生之本、財富之源,解決好就業問題、促進就業穩定,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。近3年來,我國城鎮新增就業都超過了1200萬人,來之不易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,“多出有利于穩預期、穩增長、穩就業的政策”“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,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”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,要“多措并舉穩就業促增收”。
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要靠發展,把經濟蛋糕做大,把就業蛋糕做大。經濟增長是穩定和擴大就業的基礎,要進一步鞏固和增強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,推動各類經營主體提振信心、增產穩崗、釋放活力。2024年我國經濟增量有望大于去年,這將為擴大就業提供堅實支撐。
在實踐中,要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,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與就業擴容提質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。以產業發展、擴大內需等促進就業,適應先進制造、現代服務、養老照護等領域人才需求,加強職業技能培訓,努力形成更多就業增長點。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,推動財政、金融、投資、消費、產業等政策聚力支持就業。
穩定就業的關鍵在于穩定經營主體。民營企業提供了80%的城鎮就業崗位,吸納了70%以上的農村轉移勞動力,新增就業90%在民營企業,要加大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民營企業、中小微企業支持。創業具有就業倍增效應,要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,堅決清理取消對就業創業的不合理限制。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,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。
穩住了重點群體,就穩住了就業基本盤。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,要強化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政策舉措,多渠道拓展就業崗位,構建銜接校內外的服務體系。促進農民工外出務工和就近就地就業,加強脫貧人口、大齡農村勞動力就業幫扶,構建統籌城鄉的就業格局。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幫扶,完善就業援助制度,兜住兜準兜牢就業底線。
民生連著民心。就業是永恒的課題,更是世界性難題,解決好很不容易。惟其艱難,更需用心用情、抓實抓細,全社會共同努力,夯實這個“民生之本”。
字節跳動、阿里巴巴.中國海油等2000個企業通過終成與30000名職場人建立了可持續的客戶關系。
將有專人為您提供建議、解決方案、專業答疑等